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厦门站长网 (https://www.0592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综合聚焦 > 网络游戏 > 网页游戏 > 正文

君海游戏CEO陈金海:今年的价格战更加彻底,海外市场已进入中后期阶段

发布时间:2020-02-29 04:53:24 所属栏目:网页游戏 来源:站长网
导读:副标题#e# 疫情的阴霾尚未散去,新的乌云又悄然而至。苹果近日发布公告称:所有计划在中国大陆发布的付费游戏或可提供App内购买项目的游戏都需在今年6月30日之前提交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局颁布的批准文号。 渠道在国内市场政策收紧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厂商

  我们在亚洲本地化做了4年,熟悉市场,做本地化经验会丰富一些。比如我们在搭建团队时,有个比较强硬的要求,要求员工到岗后的三个月内一定要到当地市场出差,另外一点是我们一直和研发打交道,产品调优也有沉淀;最后一点是产品后期的流量获取能力,这个也是我们擅长的。

  君海在研发这块有哪些布局?

  我们在投资上会比较谨慎,主要的思路以收编、控股为主。

  “市场继续强洗牌,

  去年100人以下的团队至少倒4成”

  总体来看,国内市场受政策等各方面因素进入了新的阶段,你们的判断是怎样的?

  国内的市场竞争更严峻。从市场竞争来看,2019年是一个洗牌年,大厂进一步碾压市场:完美世界推出《新笑傲江湖》,阿里游戏推出《三国志战略版》,整个2019年继续高歌猛进的还是大型厂商,并没有见到太多中小厂商突围的状况。

  去年游戏公司的生存情况怎么样,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?

  有一个参考值,我认为去年倒掉的100人以内的厂商至少有40%以上。

  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出的?

  我们自己接触的公司去年应该有过半都已经破产或被重组了,我们这个圈里经常一起交流的厂商已经算是相对比较优质的,就这样都有4成团队撑不下去了。

  为什么去年会倒掉这么多公司?

  很多厂商在2018年熬过了12个月,再到2019年再熬6个月,前后要熬18个月,很多公司账面是发不出这么多工资的。以投资行情来看,大部分投资者最多只会给团队一年左右的资金量,但你要熬过18个月,什么样的团队才有这么充裕的资金量?

  还有一部分厂商产品拿到版号上架了,但没有熬到结算的那一天。因为行业账期已经被拉长了,渠道给发行商结算、给研发方结算,目前看至少得4个月起,从年中产品上架产生收入,再往后要4个月才能拿到结算款。这意味着CP自己要垫4个月的工资。但问题是厂商总要推陈出新,新产品立项要美术投入,要人员扩张,单靠啃老产品,肯定是撑不住的。

  总的来说,18年版号缩减到了19年才呈现它的效果。

  市场强洗牌,那么你们在细分市场看到了什么?

  就拿大家当时寄予厚望的H5市场来看,传统的链接渠道,像独角兽、爱微游、疯狂游乐场这些厂商,分发能力正呈下滑趋势。整个H5市场也是不温不火,微信一直很克制,比如之前禁了分享链,轻一点的游戏没办法实现规模化推广和获量。我认为H5是挺可惜的一个市场,它可以做得更好,但并没有做出应有的成绩。现在海外H5进程也比较缓慢。

  再看小游戏,其实去年小游戏已经全军覆没了,你想想如果一个市场要繁荣,它一定需要生态繁荣,内容繁荣,但是得不到很好的变现会导致这些中小企业倒闭,没有资金去存续,它一倒闭就没有人去做这种品类的产品,生态慢慢就消亡了。微信的商业化进程是比较缓慢的。我们不能只依赖这么一个超级App,不够的,我们需要更多的超级App加入。

  然后看应用原生端市场,内容端厂商可以强势地要求渠道七三分成,为什么内容研发型的厂商可以那么强势?本质就是流量转化已经到瓶颈了。既然到了瓶颈,接下来谁手上有优质的产品,谁就应该为王——产品为王。所以现在又回到了产品为王的阶段,谁能够出好产品,目前看其实真正能够出高品质产品的还是大厂,高投入,大制作,大推广,这些配置中小厂商是没办法实现的。

  基于这些判断,我个人的看法是2019年其实对于中小厂来说更加严峻。

  资金层面是不是也很不乐观?

  资金面的话,大厂用高杠杆的资金打价格战、挖人,中小厂商没法竞争。

  2019年国内已经没有游戏公司A股上市的消息了,大家都去港股上市,也就是说国内的资本市场还没有放开,这就出现了不对成竞争:上市公司融资10个亿,而非上市公司没有杠杆,只有账面上的那些钱。

  云游戏会不会对市场起到提振作用?

  大家现在都在鼓吹云游戏,但哪怕云游戏到来,真正利好的还是中大型的厂商。云游戏把用户的下载门槛、终端配置都给抹掉了,也就是说你以后只要有个屏幕,联个网络就可以玩3A级画质的产品。那很大程度也是利好中大型厂商,他让中大型厂商的产品在推广上可以更游刃有余。

  面对大厂表现出来的碾压态势,中小厂商应该怎么去应对?

  第一,中小厂商要适当地抱团取暖。大厂和中小厂商的区别在于大厂有杠杆,要想破局,中小厂商一定要联合资源和力量,找一些强互补的资源,你是做流量的,做渠道的,做推广的,就应该去找一些中小CP抱团,争取实现1+1>2的效应;如果你擅长做海外产品的话,你可以主打细分片区,比如说做中国港澳台市场,做韩国市场,做东南亚市场。

  第二,中小厂商还是要学会抱大腿,按照以前传统的做法就是参股,让大厂参与进来成为股东。但按照现在市场的现状,二级市场其实不乐观,主流厂商融资是非常被动的,所以我的建议是,估值一定要接地气。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市场已经不是三年前市场了,现在已经进入强洗牌阶段,深海区了。而很多厂商依然对估值抱有幻想,不够理性,动辄十倍、十几倍。

  第三长尾细分市场还是有空间的,因为长尾市场大厂是不屑于去做的,没这个精力。像《弓箭传说》,做出来一个月成本也就30万到50万,对资金的消耗不大,对团队人员要求也不高,一般配置10个人就可以做出来。做细分的、下沉的、长尾的市场其实有利于中小厂商存活。

  “精准匹配算法是利空,

  一手用户比以往更难获取了”

  买量市场的情况会不会好一点?

  有一些买量市场的厂商,实际上是欠款的,它自身的经营性质有期限性,没办法给合作方支付款项。2019年,传统的买量市场不少厂商都被起诉了,因为欠结算款被起诉的案件目前来看都超过10起了,而且金额都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。

  生存状况这么惨淡,原因出在哪儿?

(编辑:厦门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推荐文章
    热点阅读